首页美好生活美食《中国名菜谱河南风味》委员会
Fate

文档

291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名菜谱河南风味》委员会

阅读 925 下载 1 大小 27.68M 总页数 297 页 2022-11-25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97
全屏查看
《中国名菜谱河南风味》委员会
还有 29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9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序言中国的烹饪艺术在世界文化中是一种独献,它的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妙的制作技术,世界上任何文明发达的国家都没法与之相比。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和历史悠久的国家,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在烹饪艺术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尚,也就是各地区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河南菜在现代中国烹饪艺术的各流派中有它自己的色香味,所以在论述中国食谱中必须有它的一席之地。一个地区的烹饪之所以能够发展成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与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各种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烹饪艺术原是为满足宫廷、贵族、达官、富商等上层阶级的物质享受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较大城市中居住着较多的“世代簪缨”之族,在封建社会中是发展烹饪艺术的最适宜的社会环境。从以上所指出的社会条件看,河南的洛阳和开封,应该是古代烹饪艺术比较发达的两个重要城市。东周洛阳宫廷食馔中的烹饪技法,对于后世颇有影响,汉代洛阳烹饪技术日臻完善。然而洛阳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之后,历经曹魏、西晋、北魏直到唐代贞观以后,洛阳才又恢复了繁荣。开封地处豫东平原,交通方便,特别是有沟通江南的漕运之利,所以从五代起,政治中心开始向开封转移。到了北宋,开封成为全国首都,空前繁荣起来。凡是能够长期成为政治中心并保持经济繁荣的城市,烹饪艺术就会发展。因此,在北宋九帝168 年间,京都开封一度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城内酒楼餐馆鳞次栉比,仅“七十二”正店,经营的菜肴就有鸡、鱼、牛、羊、山珍海味不下数百个款式。烹饪技法有炸、熘、烹、炒、爆、烧、煮、魑、蜜、冻、糖等多达40余种。各种菜肴配以“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精瓷餐具,使豫菜成为品种齐全,色、香、味、形、器俱佳的一个体系。如当时的樊楼之所以能够成为十分著名的酒楼,就是以汴京的繁荣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但是北宋灭亡之后,杭州代替了汴京,成为南宋的首都,不仅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经济,而且上层社会多数人醉生梦死,使杭州成为花天酒地、注重享乐的中心城市,完全把宋徽宗时代开封的社会风气继承过来。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由于从六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移到江南,所以经过元、明、清三朝,开封的经济条件始终不能同江南的重要城市相比。饥饿的社会不可能发展丰富多彩的烹饪艺术,仅仅达到温饱条件的社会也不可能。所以近几百年来,我国烹饪艺术最发达的地区,是沿江、沿海,尤其是广州、扬州、上海、苏州、杭州等工商业城市,而不是经济落后的内地城市。内地城市烹饪艺术持续发达的,似乎只有北京、成都、重庆等。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各地物产条件和风俗习惯又不相同的伟大国家,这就决定了各省的菜肴风味不同,各具特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各省和各地区菜肴的不同风味和烹调技术总在不断地互相影响、交流、演化与融合,形成全国性美食佳肴的流派纷呈,百花齐放,而往往又由于交流融合的结果,出现了若干较大的、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系统。这个道理,大概就是中国烹饪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规律之一,而如今这一规律仍具有活泼的生命力,对今后中国各地菜肴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现在商业部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纂多卷本《中国名菜谱》,将河南菜作为一个分册,我认为很有识见。河南菜简称豫菜,是在北宋时开封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本世纪50年代,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成为河南的政治和文化教育中心,同时迅速地发展为以纺织为主的新兴轻工业城市,洛阳则为重工业城市。目前在中原地区,代表河南烹饪艺术的重点地方是郑州、开封和洛阳。北宋以后全国政治中心转移,使豫菜的发展受到限制,但豫菜毕竟有过影响较大的历史,有它自己的鲜明特点,有自己的独特风味。在烹饪艺术领域,任何较有名气和独具特色的流派,都是在长期的师徒传授、长期的吸收融合、不断的创造和继承中形成的。河南地处中原,又有不少历史名城,在这里形成独具风味的豫菜,理所当然。豫菜所独具的风味(也就是它的风格)是什么?一般说来,可概括为四句话∶选料严谨,刀工精细,讲究制汤,质味适中。其一,豫菜取料广泛,选料考究,强调依时令选取鲜活原料。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河南厨师总结出许多选料方面的宝贵经验寓之于谚语之中。如“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鸡吃谷熟,鱼吃十”,“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等等。豫菜的配头有常年配头与四季配头、大配头与小配头之分,素有“看配头下菜”的传统。严谨地选料不仅便于切配烹制,而且使菜肴具有色形典雅、配料恰当、常食常新、百尝不厌的风味格调。其二,在刀工上,河南厨师有“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的传统技法;厨刀也因其具有“前切后剁中间片,刀背砸泥把捣蒜”的多种功能而独树一帜。豫菜名师切出的丝,细可穿针;片出的片、薄能映字。其刀法之妙,达到了出神人化之境。豫菜中以肚头和鸡胗肝为原料的“爆三脆”,务求切解匀整,用刀适度,非有高深的刀工功底,是难以完成的。其三,“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通过这句流传于河南烹饪界的口头禅,对豫菜讲究制汤可见一斑。豫菜的汤,通常有头汤、白汤、毛汤、清汤之分。制汤的原料,须经“两洗、两下锅、两次撇沫”。若需高级清汤,还要另施原料,或“套”或“追”。务使达到清则见底,浓则乳白,清香挂唇,爽而不腻。“清汤荷花莲蓬鸡”、“奶汤炖广肚”是正宗豫菜中汤菜的典范。“洛阳水席”24道菜,菜菜带汤而汤汤不同,真可谓变换有方,雅趣无穷。其四,豫菜火功精湛,烹调细致,调味尤为擅长。豫菜烹调技法虽多达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各有用场,但无论用哪种技法,都务求做到“烹必适度”,使菜肴质地适中。在调味上,“调必匀和”,淡而不薄、咸而不重,用多种多样的佐料来灭殊味、平畸味、提香味、藏盐味、定滋味;各种味料益损得当,浓淡适度,使菜肴五味调和,质味适中。若对单一味有特殊要求,也要适当调理,决不过头,称曰“俏头”。同时采取“另备小料,请君自便”的服务方式来适应不同食客的需要。更进一步体现出豫菜适应性强,"四面八方咸宜,男女老少适口”的风味特色。此外,我认为豫菜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清爽适口”。“适口”二字可以不用,最根本的是“清爽”。从比较上看,例如扬州、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的菜肴各有风味,各有佳妙,但是合起来又有共同风味,成为江南系统。江南系统的美味佳肴多带甜味,好处是往往咸中有甜,口味变化丰富,而且口味柔和,如听越剧唱腔。但是甜味过多,有时北方人不习惯,感到“腻人”。豫菜系统,单独有几样甜菜,如八宝饭、拔丝山药、银耳汤、糖醋熘鱼等;或者稍带甜味,如红烧肘子,以适口的咸味为主,少加冰糖。在豫菜系统中,纯甜味的和稍带甜味的菜和汤为数很少,不影响豫菜清爽的风格。豫菜中的辣椒子鸡类似宫保鸡丁,是以雏鸡切为鸡丁,加上不很辣的新鲜辣椒,再加少许嫩竹笋小丁烹炒而成,有辣味而不甚辣,脆嫩爽口。川菜中的冷盘如怪味鸡和蒜泥鸡片(丝),在我看来都是下酒美味,每到四川馆子必要这两样下酒的菜。然而这两种下酒的冷菜都不合河南人爱好清爽的要求。豫菜的下酒冷菜中如果需要鸡子作冷盘,或者是用道口风味的烧鸡,或者用开封马豫兴的桶子鸡,都是切成条块,不再加任何佐料。开封的桶子鸡风味特殊,外省的酒席中很少看到。脂映鸡皮,色呈嫩黄,但是肥而不腻,入口清爽脆鲜,且有脂香,回味甚佳。老年人不易嚼烂,是其唯一缺点。豫菜中还有焦炸八块,有香、嫩、酥、脆四味。这是用雏鸡稍涂酱油,切成半两至一两重的大块,炸成深黄色,放入瓷盘中。另备少许椒麻盐,放在盘边,而不撒在鸡块上。如有人愿意将鸡块蘸一点椒麻盐,听其自便。由于河南人的口味习惯,几乎没有人不蘸椒麻盐的。为什么能增加清爽之感这是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