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类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第三版上册》BarryH.Cohen著 高定国等译
行天姬秋

文档

327

关注

0

好评

0
PDF

《心理统计学第三版上册》BarryH.Cohen著 高定国等译

阅读 1004 下载 0 大小 26.13M 总页数 491 页 2022-11-3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491
全屏查看
《心理统计学第三版上册》BarryH.Cohen著 高定国等译
还有 49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9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当我还是一个心理学本科生时(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有好几位老师对我说,统计在心理学中至关重要,非学好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中文译越来越赞同并且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2003年,在我们系招收研究生的第二年,杨中芳老师把她教的研究生必修课“心理学研究方法”让我来教,并推荐了Norn Anderson的一本书言Empirical Direction in Design and Analysis给我做教材。我自己也查阅了一下美国一些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发现基本上是以数据处理为主,但结合研究设计的内容。Anderson的这本书很不错,我们现在也还用其做参考书。其中有些内容我以前是闻所未闻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做研究时通常都关注拒绝零假设。老师和统计学教科书也一再强调,未能拒绝零假设不等于接受零假设。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想接受零假设的,那怎么才能做到接受一个零假设呢?Anderson在他的书里就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程序做到这一点。但是这本书也有一个问题,学生反映很难看懂,文字叙述过多,看得有些头疼。2005年,我去美国马塞诸塞大学访问。在这里,我特别关注数据处理的问题,也与心理学系的一些研究生交流这门课的内容。我发现了由Jerome Myers和Arnold Well写的Research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第二版)。应该说,这本书也很不错,适合我的水平。我也仔细地读了一遍并多次向二位作者请教一些数据处理的问题。但我还是想找一本能既适合统计起点高的学生也适合那些对统计不甚了解者的心理统计与研究方法教科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访问范津砚教授时,他说他对工业/组织心理学硕士班的学生也教这门课,用的教材是由纽约大学Barry Cohen教授写的这本Explaining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他说这本书很好,很多东西讲得很请楚,而且适合于不同起点的学生。我把这本书看了两天,也觉得不错。恰好,我有一个学生当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系读研究生课程。我也问了她相关情况,她也很推荐这本书。于是,我与作者联系。在我2006年回国之前,BarryCohen来马塞诸塞大学讨论过一次,我也去纽约大学与他谈过一次。之后,我们就成了朋友。我们决定把他的书翻译成中文。他让我先试着把第7章(当时还是第2版)翻译成中文。他找一个中国来的心理学博士看了后觉得2不错。这事就这么定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同意出版。之后,他把还未出的第三版的手稿给我,我大概在2007年又翻译了4章左右。到了2007年下半年,周欣悦老师接替我上“心理学研究方法”课,她又组织课上的学生翻译了一些章节。学生的翻译有些是可以的,但离正式出版的要求还很远。我于是请我们的学生伍秋萍和冯聪做了一些补译和重翻工作。这个过程大概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之后,我就来伊利诺大学访问。我开始逐章重新翻译和校对,直到今年5月才全部完成这些工作。今年3月,我再次拜访了Cohen教授,并探讨了中文书名的问题。这个英文书名直译成中文时有点不太像一本教科书名。Cohen本人其实不太赞成“心理统计学”的说法,因为这给人的印象好像是这个统计学不同于别的统计学。但考虑到习惯用法,我们还是决定用心理统计学作为书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心理统计都有一个误解。我以为如果心理学家遇到数据处理方面的问题,找数学系的统计学专家就一定能迎刃而解。这些心理学的统计手段,对他们来说毕竟有点小儿科吧。我后来做博士研究生以及做老师时,有好多机会向这样的统计学专业人士请教,可多数时候我都不能得到满意答案。为什么统计学专业的人不能解答我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关于数据处理的问题呢?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工具。数学上的统计应该是相对严密的,但是当应用到心理学时,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多经验性成分,而这个经验性成分恰恰是统计学专业的人不知道的或者不关心的,这个经验性成分实际上就是来自研究设计。经过几年的教学以及研究实践,我终于明白了,不将实验设计结合数据处理,你学的统计很难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这也就不难解释欧美很多大学的心理统计学教师都是实验心理学出身的原因。Cohen的这本书和我前面介绍的两本书一样,除了前面几章讲了一点统计的基本知识外,其他都是结合研究设计展开的(Cohen本人也是实验心理学博士),并且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统计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关键的关键。纯统计的书,或者重计算和公式推导的书我们学心理学的看不懂,即使看懂了对心理学应用也用处不大。那么,统计在心理学中究竞有多重要呢?我的理解是,统计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必要的。以前有个学生来找我,希望做我的博士研究生,但他说他的统计不好,希望做些访谈方面的研究工作。我说,那你先学好了统计再说吧。这里的一个潜台词是,你不会统计,是基本没法做心理学研究的。这不比现在流行的心理学研究技术。你不懂功能磁共振技术,虽然有落后的可能,但并不妨碍你做出一流的心理学研究。然而,你不懂统计,就很难设计和完成心理学研究,因为你受到的局限太大了。但是,话也不是那么绝对的。有些心理学研究确实是不需要统计的。例如,在我们介绍的ABAB设计中,就基本不需要什么统计分析。那么我们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