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书籍音乐戏剧《音乐声学 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龚镇雄编著
音之天下

文档

317

关注

0

好评

0
PDF

《音乐声学 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龚镇雄编著

阅读 720 下载 0 大小 24.67M 总页数 298 页 2022-12-07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98
全屏查看
《音乐声学 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龚镇雄编著
还有 29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9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前言从1987年开始,在一些朋友的鼓励下,我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一门全校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的课程一音乐声学概论。后来,又曾在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讲授,一共已经有八遍了。本书就是在各次讲授的基础上整理写成的。音乐声学原来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传统内容主要是研究音乐的物理基础,特别是传统乐器的材料、结构与发声的关系,即以乐器声学为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的音乐声学。在当今时代里,我认为,应该赋予音乐声学新的成份。因为音乐声学莎及音乐、物理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多种门类科学相互渗透和结合的科学,也是一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密切结合的科学。特别是,它几乎与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已经是一门有新鲜内容的、充满生机的新学科一现代音乐声学。对于科学发展的前沿,我认为有防种含义。一种是单门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的前沿。例如物理学、生命科学、建筑学、发明创造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前沿;另一种是边缘、交叉科学的前沿。如遥感科学、音乐声学、工业设计学等等,以及包括对于交叉、边缘科学的理论、观点的新发展的科学。把有关音乐声学这门新的交叉学科的内容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各种门类学科的联系、关系等观点介绍给读者,这是我写本书的目的之一。当前,特别提倡杜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建设,加强德育和美青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具有开拓、创造精神的人才。我想,本书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思维素质,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是会起一定的熏陶、启发和影响的积极作用的,这是我撰写本书的第二个目的。当你倾听一首歌曲或欣赏一场管弦乐或爵士音乐或地方戏曲的演出时,你可以把它当作陪伴你,使你不致于感到孤寂的一种声响: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段悦耳的曲调或旋律,使你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之后得到放松和休息,你也可以把它作为获得和谐、愉快的心理满足的方式:可以沉浸在甜蜜、舒坦或深情的音乐的意境中,获得精神的调节、转移,启迪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或对旧日的思念:可以被它澈励、振奋、鼓舞,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或成为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动力:可以使人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或净化。当你欣赏音乐时,你还可以从音乐构成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乐队?有多少种乐器?现在是什么乐器在演奏或者是哪几种乐器在合奏或齐奏?乐曲是什么样的节奏型及用的是什么和弦?和弦如何联结?出现什么特别的和弦或旋律进行?这个国家地区或剧种的音乐是什么调式的?这段乐曲的曲式如何?属于什么体裁?从频响上看,哪一频段突出了?哪一频段“空”了?有没有用人工延时或人工混响?噪声水平如何?以及它们的其它物理内容,或演奏、歌唱技巧的特点等。这是撰写本书的第三个目的,即是为读者从更多的方面、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欣赏音乐提供一个参考。为了适应非理工科出身的读者阅读,本书尽量不用或少用数学公式,着重从音乐与物理的联系上去阐明问题,多同日常所见结合。一方面,针对音乐现象去说明道理:一方面,立足于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从这个角度去看音乐。这也就是力图在本书中贯串的从理论到实际和从实际到理论的辩证关系。本书也特别注意结合我国音乐发展的现状和民族音乐的特点来1讲述。本书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七章,是概论和基础。第一章绪论,介绍现代音乐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历史和现状,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其基础学科和相邻学科等。第二章是物理基础,只讲以后用得着的有关声学的必要的基本知识。第三章是生理、心理基础,讲人耳的听觉特点。第四章是音乐基础,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及构成的角度去讲述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第五章是音律学,它是音乐声的音高系列的产生和组合的理论基础。第六章声诸,是研究音乐声性质的基本物理方法之一。本书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七章到第十二章,是音乐声学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它莎及音乐声的发生、传播、控制和接收。第七章乐器声学,从乐器的材料、结构、工艺和汽奏等方面去讨论它与音乐效果的关系。第八章歌唱声学也是讲人的发声机制与声音效果的关系。第九章音乐电声、第十章计算机音乐,膝了发声机制外,还包括音乐声的控制、加工、转换和接收。第十一章室内音乐声讲的是音乐声的传播条件与听音效果的关系。第十二章音乐声的主观评介,是一个主观接收的问题,也涉及音乐美学。各章可以独立阅读。每章均附有一些问题。主要名词附有外文译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不仅是几个母学科的堆砌,而应有其自身的新的内容和结构。实际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音乐声学的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音乐声的概念如何明确?人的主观听感的客观基础是什么?用几个什么“要素”及其构成可以表述音乐声学?乐器怎样更科学地加以分类?如何形成音乐声学这门学科的框架和构成,以及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等等。回答这些问题,自然是尝试性的,不成熟的,甚至是不甚准确的,书中所讲仅仅是一些个人的观点,还有待在发展中予以修改、充实和完善,因此,恳请诸位读者不吝指教,提出意见或建议,特别是不同的观点及批评。在我从事音乐声学的事业中,得到了许多老师、朋友和同学们的帮助、鼓励,特别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李政道博士为本书题了辞,王湘老师、黄翔鹏老师、包紫薇老师、虞福春先生、陈通老师、马大猷先生等给了我支持、鼓励和指导,钱锋、温公慧、猛宏、张髹、王新华、毕宁、齐士铨、曹孝振、思泓等同志给了我许多具体的帮助:机电部第三研究所的张桂昌、蔡振江、徐文学等同志,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的甘子钊、冯孙齐同志,中央乐团的宋效曾、王世全同志、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陈平同志,社会音乐学院的李并同志以及我的许多学生,都给了我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王迪同志协助我整理了全部书稿和插图,馨、刘颖、软文杰、李俊、纪玉平、跷成、·徐礼松、徐永永同志也参与了书稿的整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武兰青同志为本书用计算机打出了谱表,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龚镇雄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5.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