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国传播学评论 第5辑 交往与沟通 变迁中的城市_陆晔主编_9787309093773
Fascinated

文档

565

关注

2

好评

0
PDF

中国传播学评论 第5辑 交往与沟通 变迁中的城市_陆晔主编_9787309093773

阅读 527 下载 1 大小 8.76M 总页数 131 页 2023-02-03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31
全屏查看
中国传播学评论 第5辑 交往与沟通 变迁中的城市_陆晔主编_9787309093773
还有 13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3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导言城市传播:理论与实践意义陆晔①城市是一个物质实在,是人类栖身的场所,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交往沟通之网,更是人类生存状况及其关系格局的呈现。传播与城市,自现代性发生时就相伴相随,有着不可分割的同构关系。在克琳娜·库蕾(2005)看来,传播、交流这一概念,既是了解当代社会的关键,也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分析古代城邦文明的工具一一作为西方城市的源头和人类现代城市的开端,古希腊的城邦文明是以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多种交流形态为基础的:文字的形成:行吟诗人将英雄史诗和神话传说口口相颂,极大地凸显了话语本身的重要性,并向后世描摹了从参议院、民众大会等古典政治形态到待客之道的交流情状;广场、圣殿、戏剧、体育学校在城邦内部公共交往中的作用;书本的普及和公共碑文的文字传播:公路、航道等基础设施甚至旅行、图书馆构成的对外交流网络,等等。在这个意义上看,古希腊城邦本身就是媒介,城市空间的布局、建筑物的设计、人的公共交往、社会话语的交流以及城邦的政治制度,彼此缠绕不可分割,共同俦成了人类最初的都市文明(孙玮,2012a)。因此,城市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变迁,也就是交往沟通及其关系的重新切割:传播方式和格局的重大变化,无疑就是城市及其内、外部关系的调整和再现。城市为传播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社会土壤,传播也在城市的构成、城市政治经济活动的展开、城市文化的凝聚与传承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日益扩大,库蕾所呈现的将信息传递、公共交往、城市空间并置的交往与沟通方式及其意义,在传播学研究中一度被弱化和遮蔽了,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城市的角色不仅限于在产品交换中发挥作用,而且也在信息交换、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因此后工业社会的未来城市是由多元传播和多种信息主导的,城市传播的重要性藉此而凸显出来一一不仅城市研究需要接受传播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正当性,传播研究也需要在大众媒介之外引入城市和社区的实体维度(Bud,1978):1970年代以来,将城市这一实体本身作为一个传播系统来考察,已然成为一些研究者关注的议题。其中最值得引起重视的要点在于,这一类研究将大众媒介和城市实体空间并置,聚焦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和实体空间共同表征与建构的城市符号、城市形象、城市认同;讨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如何通过大众媒介、人际交往、社区来体验都市生活,城市景观、地标以及大众媒介中介的和实体的①陆晔,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听形象与公众的关系;除了媒介的信息传递功能,也关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本身在城市中的历史角色;既考察大众媒介在城市规划、城市政策方面的公共参与作用,也将大众媒介视为未来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考察城市的集中与分散化、中心城区衰退和郊区卫星城市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传播和生活形态变化。因此,城市是交往沟通的载体和网络;交往沟通是城市及其城市人存在的活动样态。研究交往和交流,研究传播,就是研究城市,研究城市人的生存;缺少交流和传播的视角,城市及其城市人的研究必然是残缺不全的。在那些关注城市和传播关系的研究者看来,城市的传播品质造成了人类生活总体品质的重大差异,因而城市的可沟通性需要从城市如何传播与城市如何促进传播这两方面来阐释(Gumpert&Drucker,2008)。作为传播学一个正在兴起的领域,城市传播以城市研究和传播研究等多学科交叉为出发点,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文化等维度来观照、阐释、反思城市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Gibson,T.,&Lowes,M.,2007),促进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多元、健康发展。尽管这一正在发育的研究领域涉及的议题和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边界也不甚清晰,但不少研究者着眼于传播与城市的关系时,大体上承袭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不同脉络。一是将城市视为一个场所(place),其理论源流可以回溯到芝加哥学派,即通过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来探究城市成长的机制及其社会后果,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以大众媒介为核心的传播活动是促进认同、增强社会凝聚的平台和载体,在现代都市中承担协调关系、整合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功能(Prk,1922)。从简诺维茨(Janowitz,1952/1967),到近年麦克劳和鲍尔-洛基奇分别领衔的美国威斯康辛与南加州的研究团队,延续的均是传播与都市/社区整合关系的思路,探讨媒介、传播之于社区认同的意义(如McLeod et al.,1999,2001;Friedland&McLeod,1999;Ball-Rokeach et al..,2001)。而塔洛(Turow,1997)则区分了美国社会两类不同性质与功能的媒介,“阶层塑成型”与“社会塑成型”,认为支撑媒介产业的广告业的发展以及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正逐步加剧“阶层塑成型媒介”一即强调阶层分化、服务群体利益的媒介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而这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的隔绝与分裂,当然这样的隔绝和分裂在城市当中就更加凸显。然而,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显然已经难以解释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形态和发展(于海,2005),于是城市被重新定义为一个过程(process)(Soja,2000),在流动的空间关系中(Castells,2000)来探究传播和城市。这一视角可看成是对库蕾讨论古希腊城邦作为传播与交往媒介的回应和回归。当今信息与传播技术(Infor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革命既加速城市的去中心化、离散化,也是城市聚合的黏合剂,这一对向心力和离心力正在重塑信息化时代的大都市形态(Audirac,2005)。一方面,新传播技术和全球化正在渗透和改变城市实体,形塑多中心、多文化、多中介的城市区域,形成新的城市地理:另一方面,信息与传播技术和全球化也生产出经由网络虚拟空间中介的“全球在地化”(gocl)城市,具有全球的权力分散、数字化、非物质化特征,是如卡斯特所说的流动空间的信息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