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_李祥年著_7309014731
Existence

文档

533

关注

0

好评

0
PDF

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_李祥年著_7309014731

阅读 638 下载 0 大小 8.2M 总页数 203 页 2023-02-09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03
全屏查看
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_李祥年著_7309014731
还有 20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0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绪言人类自古便有着保存其自身言行实录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可以说仅次于保存其自身存在的本能。由这一愿望而最终孕育了一种融历史学与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传记文学。传记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创作形式的传记文学,其各种艺术规定性:诸如选择并再现独特的个人生平,在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亦刻画出传记主人公的个性,艺术地展示真实的人生等等,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并没有在传记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得到自觉的遵循。中国古代的人物传记常常成为其他学术门类,尤其是史学的附庸。这便也造成了以往的文学史研究中,对传记文学创作的忽视。在传记文学创作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做一历史的追湖与探索,从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寻觅并总结其创作观念的演变及写作艺术的得失,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的发展历史有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也将为今天的传记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出于上述的动机与愿望,本书选择了中国早期传记创作一汉魏六朝的传记文学为课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期望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最初的发展轨迹,做一粗略的勾勒。为此,我们首先将从考察中国古代传记创作的原始形态入手,因为如果把以司马迁、班固等人的史传创作为代表的汉代传记文学创作,比作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那么,考查它的壮丽景观,不能不首先回溯到作为其源头的那.一道道涓涓细流。1我国上古时代人们的文化实践中,已经萌发了传记文学创作的最初形态。独重世系,言辞简略的帝王谱牒和想象丰富,文学性强的英雄史诗是作为初级形态之传记创作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从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它们各自所体现出的不同的创作特征中,正孕育了我国古代传记写作中互相糅杂的两种基本倾向一谨严简省的写实主义和浪漫夸张的理想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任何一种精神倾向一旦形成之后,便必然将以其强大的历史持续力,施予后代以鲜明的影响。汉代的史传创作中,多有“世表”、“年表”一类对历代君侯所谓“综其终始”式的简略记录,而“本纪”、“列传”篇章中则不乏运用瑰丽雄奇的艺术谊染对历史人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这些正可以看出上古传记两种基本倾向在汉代传记文学中的延续与发扬。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革和政治局势的波诡云谲而来的,是一个诸子百家蜂起,思想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在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启发了对人类自身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主体地位的认识。这便为传记写作摆脱僵化单调的帝王谱牒和神秘虚幻的英雄史诗,并走向更大的繁荣,提供了其历史可能性,而人们随着政治斗争的深入而日益增强的要求以史为鉴的历史自觉,则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春秋之后,这一时期纷呈迭现的历史著作如《左传》、《战国策》、《国语》等等,不仅以其深广的历史容量为后世的传记写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它们无不表明出作者在寻求更大范围地把握历史事实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注意到对人物个性的描述一尽管这种个性描述也许尚不是出自作者的自觉,或仅是作为一种劝世喻教的手段一但它却肇示了传记文学的发展方向,而汉代的史传文学创作,则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我们还看到,古代普遍信奉的“天命”、“人德”相辅依的观念,日益加深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各种形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