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书籍医学书籍《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印会河主编)
温流

文档

2423

关注

1

好评

0
PDF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印会河主编)

阅读 809 下载 2 大小 10.73M 总页数 154 页 2023-04-19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54
全屏查看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印会河主编)
还有 15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5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偏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币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俞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编写说明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本教材是由卫生部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专业使用。本教材是在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出版的《中医学基础》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医学基础》中有关基础理论部分进行充实、修订而成。鉴于原教材中的诊断学部分已另立新的学科,并编写了《中医诊断学》教材,故本教材更名为《中医基础理论》。本教材共分七部分。1,绪论和2.阴阳五行,由李德新、孟宪民撰写;3.藏象,由张珍玉、刘承才撰写;4.气血津液,由张伯讷撰写;5.经络,由钱承辉、张伯讷撰写;6.病因与发病和8.防治原则,由张新春撰写;7.病机,由刘燕池、印会河撰写。请各院校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收集反映,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进一步修订提高。编者一九八三年八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