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农业社会学》朱启臻著
韦非

文档

159

关注

0

好评

0
PDF

《农业社会学》朱启臻著

阅读 901 下载 0 大小 21.9M 总页数 428 页 2022-11-28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428
全屏查看
《农业社会学》朱启臻著
还有 42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2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农业社会学群矛盾和冲突大量增加,城乡差距反弹,农村社会不安定,农业生产再次陷入了新的徘徊局面。这诸多问题的出现,使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认识到要做好农村工作,不仅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了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联系起来做综合分析研究的文章。90年代初期,这样综合分析的文章就多了,并且引入决策部门的文件中。最初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的,应该是媒体的功劳。所以说,“三农”理论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有的报刊说,“三农”理论是某某人创造的,这种说法不真实,也不符合实际。“三农”理论形成之后,用这个框架去分析问题,无论是分析国家的问题,还是地区的问题,都是一个创造,为我们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农业、农民和农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其他问题的解决,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我们常说,“三农”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三农”问题中只有农民是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主体,农民问题是人的问题,其他两个问题都是物的问题。只有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农业和农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要认识农民也必须要了解农业,这不仅因为农业是农民的基本生产活动,也因为农业是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农民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道德等无不与农业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源于农耕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中国农业的特点,不研究农业活动的规律,是难以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的。但是对农业的研究和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平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农业科学家的事,或被认为是农业经济学家的事,而与社会学家无关。这可能是社会学者在“三农”序言政策方面研究薄弱的原因之一。这些年中国的社会学发展很快,但是社会学者对农业和农村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因此难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社会学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民和农村发展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也影响了相关决策的科学性。朱启臻教授的《农业社会学》无疑填补了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也使得“三农”理论更丰满了。它不仅为社会学者研究农业和农业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农业社会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成果的许多判断和结论对社会学者参与农业、农民和农村政策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著作,至少给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首先,是对农业特性的认识方面。中国的改革大业就是从农村发轫的。30年来,我们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发展越过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阶段,形成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但是由于对农业特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在理论界不断有怀疑家庭经营生命力的议论出现,提出了诸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经营限制了农业科技的运用”,乃至还有人提出把“集体经营”作为解决农业与农民问题的灵丹妙药的论点,这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做法何以被人反复重提,主要是人们对农业的性质缺乏了解,人云亦云所致。朱启臻教授在他的《农业社会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农业的特性,在总结和分析了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并对农业的多功能性,如生态功能、文化保存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了论证。从而形成了对农业特性的社会学归纳,这是该书对社会学的贡献所在,是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