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类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类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沈德立
kegap

文档

125

关注

0

好评

0
PDF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沈德立

阅读 738 下载 2 大小 26.04M 总页数 342 页 2022-11-3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42
全屏查看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沈德立
还有 34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4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前言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必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时,必须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学习的本质和过程。特别是应该强调要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不能再维持传统的、不科学的低效率学习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认识,那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会变成空想。我们之所以这样讲,理由有二:第一,现代社会信息量澈增,如果一个人仍然采取传统的、不科学的、低效率的学习,就会导致个体不能掌握大量的新信息,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最终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第二,对于学生来讲,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那么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缺乏自信心,并且感到学习负担沉重,最终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只有克服学生已有的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够直接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的不合理现象。即,在基础教育教学中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少、学习速度慢、学习效果差、投入时间多的现象。同时,也只有通过高效率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方面来。PDG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解决这一既具有重要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问题。因此,在2000年,我主持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高效率学习与信息加工”,并获准立项。几年来,由我领导的课题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依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从脑机制、选择性注意、元认知、学习策略、非智力因素和内隐认知等方面探讨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所谓高效率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学习,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高效率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儿个特征:学习速度快、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策略恰当、学习质量高和学习有乐趣。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高效率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即在知识呈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情况下,选择性注意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前提;元认知是高效率学习的监控系统;学习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非智力因素是高效率学习的动力源泉;内隐认知,特别是内隐学习是高效率学习的特殊形式。由于高效率学习所涉及的心理加工过程非常复杂,加之可供借鉴的前人研究比较少,所以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仅选择了几个与高效率学习有关的主要心理要素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所提出的高效率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与完善。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白学军、吕勇、周详、王敬欣、闻素霞、间国利、田宏杰、李洪玉、尹红新、吴国来、向华东。在他们写出初稿后,由我最后统稿和定稿。白学军教授作为本书的副主编,他在课题研究和书稿完成过程中,作为我的主要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沈德立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2005年5月PD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