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人我之间_李庆善主编 郭锐 午晴编著_7535528449
Fascinated

文档

965

关注

2

好评

0
PDF

人我之间_李庆善主编 郭锐 午晴编著_7535528449

阅读 652 下载 0 大小 9.73M 总页数 297 页 2023-02-03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97
全屏查看
人我之间_李庆善主编 郭锐 午晴编著_7535528449
还有 29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9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全世界的心理学。显然,这是一种误解。而我们的问题都是基于这种误解上发生的。我们对西方心理学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我们对西方心理学家亦步亦趋,跟在其后边爬行;我们满脑子都是西方的问题:理念、方法和技术,甚至作研究和教学时还要把自己暂时想像成一位西方心理学者,否则就不算“入流”,不被承认,连自己也很不满意;我们总是怀疑自己,面对西方心理学,我们丧失了基本自信心和原创力。试问,这种洋化和食洋不化的心理学怎么会走近中国大中国人文学科有个传统,只关注“大道”而忽视日常应用技术,历史上因道与术关系之争曾引发不少风波。回顾心理学在中国传播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心理学者对基本理论问题、上游问题的兴趣大大超过只对应用问题、下游问题的兴趣。有着对应用问题、下游问题不屑一顾的味道。似乎只有上游问题研究才叫研究,只有解决基本理论问题的学问才叫真正学问,而下游问题的研究不算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不算学问。这种奇特的趣向使我们封闭于尖尖的象牙塔内,封闭于一伙人的“小圈子”里,自鸣得意,自我欣赏。至于大众的生活实际,他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全然不闻不问,似乎走近实际,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指导和帮助大众,与心理学者风马牛不相及。我们手中的心理学离社会离实际离大众越来越远;并且,我们越是觉得自己有学问,我们同大众的距离就越远。试问,人们对于象牙塔及学术小圈子内心理学家及其发明创造怎么会不感到神秘呢3诚然,心理学不能走近大众,不能一味里怨心理学家,它还与中国社会发展迟缓、水平低下有一定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走近大众的心理学是社会及大众呼唤的产物。社会及大众对心理学走近大众没有强烈需要,心理学就不会主动走近大众。我们知道,人们由关注自己的肚皮到关注自己的精神,由关注温饱到关注心理健康,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饥肠辘辘、衣不遮体者没有心情讲究心理卫生,没有心劲追求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卫生,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待社会发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心理学才会被承认、被接受而成为“抢手”的必需品。在这之前,心理学只能被当作“无用品”,或“装饰品”,或“调味品”,充其量只不过是少数富贵人享用的“奢侈品”。众所周知,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生存经济是其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是常事;大多数人还不得不为生存下去而挣扎。此时此刻,即使有些心理学家想走近大众,在大众那里也找不到“市场”,引不起积极反应。历史终究会获得其发展契机。改革开放迅速改善了大众的物质生活境况,人们正在告别贫困甚至温饱而奔向小康。这样,一方面,人们有条件关注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生活了,讲究心理卫生,维护心理健康,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大众也有条件寻求心理学的帮助;另一方面,社会急剧变迁,挑战与机会并存,压力与诱惑共生,给予每个人以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迷茫、困惑、疏离、孤寂、浮躁、不安、挫败、不公平,甚至危机感不时袭击着人们。刚刚摆脱贫困苦难的人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