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_郑剑虹 李文玫 丁兴祥主编
Existence

文档

1019

关注

0

好评

0
PDF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_郑剑虹 李文玫 丁兴祥主编

阅读 892 下载 0 大小 7M 总页数 36 页 2023-02-09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6
全屏查看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_郑剑虹 李文玫 丁兴祥主编
还有 3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第一辑Life Narrative andPsychobiography Vol.I98作品,傅雷几乎都给予了程度不一的批评,其中尤以对《连环套》的抨击为最烈,如:“主要弊病是内容的贫乏。已经刊布了四期,还没有中心思想显露”①,“人物的缺少真实性,全都弥漫着恶俗的漫画气息”②等。同一月份,张爱玲发表《自己的文章》一文,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据余斌的说法是:“句句皆有所指,事实上是对傅文观点逐条地进行反驳、辩难、解释”,并称张爱玲的语调“针锋相对”,并且“寸步不让”③,其回应动机很大一部分是“意气之争”④。柯灵则谓张爱玲的响应“远兜远转,借题发挥,实质是不很礼貌”⑤。而且就如同余斌与柯灵所注意到的,几十年后,当《连环套》收入张爱玲的作品集,在台湾重新出版时⑥,张爱玲在“自序”中提出了远较傅雷还要严厉得多的自我批评:三十年不见,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一路看下去,不由得一直龇牙咧嘴做鬼脸,皱着眉咬着牙笑,从齿缝里迸出一声拖长的“Eeeeee!”(用“噫”会被误认为叹息,“咦”又像惊讶,都不对)连牙齿都寒飕飕起来,这才尝到“齿冷”的滋味。⑦由于张爱玲与傅雷对于文艺之宗旨与功能的看法不同,所以张爱玲写作《自己的文章》申论自己的文艺理论及创作立场,本无可议之处。但为何张爱玲的响应文会发展到一种令观者认为沦为“不礼貌”的“意气之争”的程度,①《张爱玲研究》,页129。②《张爱玲研究》,页130。③《张爱玲传》,页109。④《张爱玲传》,页110。⑤柯灵《遥寄张爱玲》,《私语张爱玲》,页19。⑥《连环套》之重新出版,主要是因为此旧作被唐文标挖掘出来,所以有其“被迫”性质。见《张看》之“自序”。⑦《张看》,页0。“出名要趁早”:张爱玲之成名情结?99对傅雷的殷切期许①完全视而不见,一味辩护自己的创作立场与作品(尤其是对《连环套》的维护),就足堪玩味了。藉助本研究所提出的解释框架,我们就不会停留在把张爱玲看成一个不识好歹之人,一心只想逞强争胜这样的层次上。虽然张爱玲是个自尊心极高的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实际主义者,她曾说过:“人生不是赌气的事。”②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写作乃是她个人整体价值之寄托,除此之外她别无所依,因此不能容忍它受到一点点的批评,即便这样的批评是基于善意的出发点。就如同我们稍早前所提到的罗杰斯及巴雷莱纳(Barrett-Lennard)的观点,那些由于重要他人的条件式的关怀,学习到将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特定条件之上的个体,为了防卫自我的价值不会受到损害,常会不由自主地作出过度激烈的反应。再来看另外一个事件,即《西风》杂志的获奖事件何以成为张爱玲跨五十年不能根除的一颗蛀牙?1994年9月,时报文学奖将特别成就奖颁给了张爱玲。同年12月3日,《》刊出了张爱玲的获奖感言:忆《西风》一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在这篇文章中,张爱玲娓娓道来1939年她参与《西风》杂志社征文,原本已通知她得到首奖,最后却落了个“特别奖”的辛酸经过。关于张爱玲对于《西风》征文字数500字,第一名得奖作品的字数却长达3000余字的质疑,陈子善已考察了当年的《西风》杂志征文启事,并写了一篇《〈天才梦〉获奖考》释疑,据陈的考察,征文字数限制确实是5000字,500字应属张爱玲之误记。其实早在《忆〈西风)》这篇得奖感言之前,在20世纪70年代,张爱玲即针对《天才梦》之出版写了一小篇附记,其中提到:①傅雷写道:“心理观察,文字技巧,想象力,在她都已不成问题。这些优点对作品真有贡献的,却只《金锁记》一部。我们固不能要求一个作家只产生杰作,但也不能坐视她的优点把她引入危险的歧途,更不能听让新的缺陷去填补旧的缺陷。”(《张爱玲研究》,页132)。②《罗兰观感》,收录于《对照记》,页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