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传记人物传记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_田英华编_9787547304860
Existence

文档

1019

关注

0

好评

0
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_田英华编_9787547304860

阅读 747 下载 0 大小 9.63M 总页数 267 页 2023-02-09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67
全屏查看
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_田英华编_9787547304860
还有 26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6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体、叙事隐喻、叙事顺序、叙事频率等次范畴。这些范畴在深入揭示传记体的本质特征上,发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强力。与传统研究比较,感悟性成分减少,科学性成分大增,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全书最惹人青眼者有三:一是对“叙事性”的论述。一切传记都是叙事性的文本,叙事是传记内在语义流动的脉冲,推动着人物史迹有序运行。正如作者所言:“传记作品要叙述一个人的一生,必须将人物一生的诸多事实组织成事件,并将它们安排在一个完整的有序的框架之内,使得这些事件在这个时间框架内显得很连贯,并好像有些具有前后相连的因果关系。”更确切地讲,叙事是对传主一生所涉事件,以时间为主轴的自然流向和空间方位移动的展示过程,是对传主一生历时演化过程的表述,“过去时”经验性是其本质特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传记叙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对于史传尤应如此。然综观当下形形的“传记”,如按太史公的“实录”尺度鉴衡,①人们会惊叹:形态各异,真假难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传记热持续升温。②在传记热的声浪中,最热莫过于对曾国藩一生功过是非的撰述。有关曾氏的传记,据笔者粗略统计就有20余部。掩卷沉思,各书所传,评价巅谷情由传者,然传主的人生行径,岂容任意涂青点丹,颠倒黑白!由此想到其他各传是否也有类似问题。面对如此情势,我们在寻觅历史真实史传的同时,更需要规范作传的原则与规则。当务之急是将史传与文传(文学传记)在学理上予以区分,严格区分所述事实的已然与或然,严格区分传者好恶与史迹的客观。其二是“宏观语义结构”命题的引入。“宏观语义结构”是个典①所谓“实录”,班固在评《史记》时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②据2011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统计,传记类图书占第二位,计1550种,比上年同期增长14.22%。史传类图书出版持续增长,固然是市场经济所驱动,然其深层缘由则是迎合了人们寻奇探隐的心理诉求。型的舶来概念,最早由德国人凡·迪克(Van Dijk)所提出。凡氏认为:宏观语义结构是一种超结构的模式,它能够决定一个语篇各个部分的组排顺序。①田英华认为:宏观语义结构“是由一些语义单元及其相互间的语义关系、语义转换规则等共同组成的一种抽象结构,它是在语篇意义生成和解读过程中在作者或读者的大脑中建构形成的一种语义框架形式”。就传记体而言,即作传者以经验图式为参照,经多次归纳,总括出传主人生主调,并以此为主轴,以递归原则为主导,构建起特定传记的叙事结构。它如同人体脉络一样,统贯语篇整体,引导、协调、润滑着叙事系统的运行。可见,在传记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叙事是脉冲,主调是能源,而宏观语义结构就是脉络(可称为体脉结构)。对于体脉结构的研究,国人此前多在写作学、文章学、古代文论中进行。国外则有韩礼德(Halliday)、凡·迪克、拉波夫(Labov)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等学科里围猎。其研究的视野和角度,多重在阐释各自的学科学理和实际运用,较少从语体切入,更无传记体阐释。体脉结构在语体中的存在状态有二:一类是以显性静态的形式存在,其标记明显,具有物质上的可把握性。吕祖谦在《古文关键》里谓之“有形纲目”,即所谓“开头、主干、结尾”之谓。另一类是以隐性动态的形式存在,犹如人体的经络,运之有序,察之无形,但却贯通于语篇的整体,吕氏称其为“无形者血脉”。所论“有形”,类似外语学界所谓的“衔接”(cohesion),后者即所谓的“连贯”(coherence),前者为形式连接,后者是语义联结。先于吕祖谦600年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里,对“纲目”与“血脉”,即“形”与“义”的关系,交代得极为透辟:“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①参见钱汝敏:《戴伊克和话语宏观结构论》(上)(下),载《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2~3期。Dk,亦译为戴伊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