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传记中国史当代中国史学_顾颉刚撰 王晴佳导读_7532528677
Existence

文档

1019

关注

0

好评

0
PDF

当代中国史学_顾颉刚撰 王晴佳导读_7532528677

阅读 550 下载 0 大小 5.82M 总页数 172 页 2023-02-09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72
全屏查看
当代中国史学_顾颉刚撰 王晴佳导读_7532528677
还有 17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代中国史学大立足,并采用新的研究手段与角度,将中国传统的经学史研究扩大和转变为类似西方的哲学史研究,则仍然让他感到是一种冒险,因此心存不安。胡适的这种不安也十分自然,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批比他小不了几岁,自幼便受到传统学问熏陶的学生。在他们当中,顾颉刚是突出的一位。出身苏州世代书香,其家族曾被康熙誉为“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的顾颉刚,在去北京念书以前,不但已经熟读了那些所谓的“经书”,而且还旁涉各类书籍,并培养了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可幸的是,胡适的新方法、新态度不久即为顾颉刚所认可,顾还为他在同学中说项:“他虽没有伯弢(陈伯弢)先生读书多,但在裁断上是足以自立的。”更重要的是,顾还拉了另一位旧学底子厚,而又能“放言高论”的同学傅斯年(1896一1950)去听胡适的课。由于傅和顾的认可和支持,年轻的教授胡适才在北大站稳了脚跟。与他的老师胡适相比,顾颉刚虽然没有“暴得大名”,但成名也不可谓不早。他于1920年北大毕业,由胡适介绍入图书馆工作,并协助胡适编书。在工作中,他很快就发现了古史传说之可疑,因此追根寻底、顺藤摸瓜,发现了一连串的问题,由此而发起了“古史辨”的争论。此时的顾颉刚,才三十左右,但已经全国闻名了。与他相比,早年北大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1897一1969)等人,尚在海外辗转留学。他们虽然比顾年轻几岁,但耳闻顾颉刚的成就,傅斯年也由衷地赞叹道:“颉刚是在史学上称王了!”傅斯年1926年底回国以后,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古史研究上急起直追,也有一番辉煌的作为。而当年向胡适郑重推荐顾颉刚的罗家伦,在回国之际,则写信给顾颉刚,希求后者的帮助,《当代中国史学)导读3谋求教职。①可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顾颉刚的地位有了迅速的转变,从一位年轻的学生,成为海内知名的学者。他的那些在海外游学的同学,未免感叹:“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用傅斯年的话来说就是:“几年不见颉刚,不料成就到这么大!”②的确,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顾颉刚非但蜚声国内,而且名声已经远播海外。美国汉学家恒慕义(ArthurW,Hummel)在《美国历史评论》上撰文,介绍顾颉刚、胡适关于古史的讨论,并把顾颉刚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译成了英文出版,题为《一个中国历史学家的自传》,俨然把顾颉刚视为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代表。③恒慕义的做法,也为后来的学者所认可。l97l年,美国史学家施耐德(Laurence A.Schnei--der)出版了中外学术界第一本有关顾颉刚学术生涯的专著,题为《顾颉刚与中国的新史学》,把顾颉刚视为中国现代史学的代表人物。①施耐德愿意为一位当时还在世的中国学者立传,这在美国的学术界也属少见,由此可见顾颉刚的名声与威①傅斯年评语见《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页1499一1542。罗家伦推荐顾颉刚事见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页60。罗在回国以前致信顾颉刚,则见于《中山大学周刊),2-14(1928年1月),页399一401。②见上引《傅斯年全集》,页1499一1542。③恒幕义的文章为“What Chinese Historians Are Doing in Their OwnHistory?”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34:4(1929),页715-724。他之翻译顾颉刚之(自序〉,见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Historian(Leyden:J.B.Brill,1931)。④施耐德的书见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National-Press,19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