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书籍科普读物莆田文史资料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莆田县委员会编
flavor

文档

734

关注

0

好评

0
PDF

莆田文史资料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莆田县委员会编

阅读 959 下载 0 大小 2.31M 总页数 178 页 2023-08-02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178
全屏查看
莆田文史资料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莆田县委员会编
还有 17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前莆田省立师范学校沿革概况省四师省二高师范班省莆师四个时期)许元培也一九一七年一九三大年一、省四师时期·九一七年(民国六年),福建还是处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当时,省当局为发展师范教育,决定在猫州、南平、漳州、泉州四处开办省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范学校仔一所。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省四师)原拟设在泉州,委派当时任省教育厅视学林兆燕(号申如)为校长。林前往泉州筹设时,因地方有兵乱,临时校舍被占用为营房,省府鞭长莫及,政令不行,学生招收后,无法上课,只好另觅校址。当时莆秩序比较安定,又有旧府学里规模很大(那时县办一所城南小学,在那里只利用一小部分房屋),可修建为师范校址,因报省推移莆田开办。乃利用明伦堂、辙业堂、两庑学舍为礼堂、办公宁、教室、宿舍,规模粗具,招收的新生一班即在前田正式上课。(校址即今莆一中的图书馆、礼堂、教职员宿舍一大部分。)必许元培同志,厦门大学毕业,解放前,曾任国民党莆田县田市一届政协委员,今年一月病故。学生来源是招收泉州辖内各县的小学毕业生。先由县招考,每县可选送五名,再由学校复考,名额只限四十名。这四十名是正取生,另录取备取生方名至十名诈。如各县选送不足额时,由校就复考的备取补额。出时考试很严格,各县选送的学生入学一学期后,如城绩不好,学期考试不及格的,仍予退学。学制是五年毕业。第…、、、届都有仙游、惠安、永春、德化、晋江等县学生。那时省议会认为省四师己设在莆田县,泉州邻近的同安县已设有私立集美师范学校,省四师以长期设在莆田为宜,经全体通过,省府核定,卢是,省四师就成为莆田最早的一所中等师范学儿二三年林兆燕离任,由林朝章(号宪文)接任校长。九二五一九:六年间,义由林兆燕复任校长。二、省二高师范班时期闽,驱逐走北祥军阀督军周荫人,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成立后,对学校教育体制进行政革.“九·七年春,省四师改为省立第二高级本留学生)、黄玉树(号亦珊、益三,大夏大学毕业)、林如梅沂,东南大学毕业)五人为委员,建立委员制,互推杨葆衡为主委。…九八年,又改为校长制。由当时省教育厅加委原主委杨葆衡为校长。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