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书籍科普读物雅堂笔记_连横著_7219053541
风枫

文档

3698

关注

0

好评

0
PDF

雅堂笔记_连横著_7219053541

阅读 536 下载 0 大小 5.82M 总页数 212 页 2023-09-14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12
全屏查看
雅堂笔记_连横著_7219053541
还有 21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1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八)正月十六日亥时,是外曾祖永昌公的第四子。连氏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明亡后,外祖父的七世祖兴位公毅然渡海来到台湾府城(即今台南)的宁南坊马兵营居住,马兵营是旧日郑成功驻师的地方,环境十分幽雅,有高大的果树和极深的古井,经过整顿经营后,后此连氏七代子孙便守璞抱真,在这儿安居下来。一直到日本占据台湾后,想在此地建筑法院,强迫当地居民迁散,连氏的家园也同时遭受摧毁,因而不得不家族四散,迁转到西城雅堂笔记外去了外祖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优良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好学不倦,而且秉性聪颖。《史记·项羽本纪》的文字几近万字,他竞能过目成诵,所以在兄弟辈中,最得宠爱。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役,清师败绩,订立《马关条约》,割台湾以求和。台湾人不肯服从清廷的命令,挣扎图存。外曾祖永昌公不幸于翌年六月去世,当时我外祖父年仅十八岁,正值少年壮志,于是他利用居丧之暇,开始学习作诗,并曾亲手抄写《少陵全集》。身罹家国之痛,挑灯夜读,诗二圣的诗章凉必深深地引起了他心底的共鸣!在他家居读书的时候,也正是台湾和日本人对抗最炽烈的时期。许多人避地迁散,以躲兵祸,唯独连氏一族仍然屹立不移;他更在这个时候搜集了不少台湾的文告,这些戎马倥惚之际的收获,竞成为他日后编纂《台湾通史》的珍贵史料。青年·编撰不朽巨著光绪二十三年,他第一次离开故乡,到上海、南京等地游览,稍后就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可是不久却奉母命回台湾,与我外祖母沈少云女士结婚。沈家是台南望族,世代经商,与德商做土、樟脑等贸易。少云女士是德墨先生的长女,她出身富贾之家,明诗习礼,是一位典型的贤淑妇人。据说,在洞房之夜,新娘仿佛瞥见一只脑后梳着一条红辫子的白猴跳入帐里,瞬即消失踪影,只见她的新婚夫婿躺在那儿。关于这件事情,外祖母一直不解因由,也不记外曾向外祖父提起过,然而外祖母却毕生相信,她所敬爱的丈祖父夫乃是玉猿的化身,而据说,外祖父晚年时期,每当夏天家横先居时,穿着白色衣裳,盘曲一条腿,抱着另一条腿,坐在床边抽烟,或吃花生米,那种神情也真像极了玉猿呢!外祖父婚后暂时不作远游之计,于是更专心吟诗作文,与陈瘦云、李少青等十位同好,设立“浪吟诗社”,互相切磋鼓励。第二年,进入《台澎日报》社主编汉文部。他虽然痛恨日本人,然而感觉此时此地同胞受异族蹂躏,假如不能了解日人的文字和习俗,而只盲目反抗,也是徒然,所以在写作之余,也开始学习日文。光绪二十八年,他只身赴厦门,这是他婚后第一次离家远行,但是他愤恨清廷政治腐败,没有多久就回来了。两年之后,日俄战争爆发,外祖父遂又携眷移居厦门。在那里,他创办了福建《日日新报》。当时正值中山先生领导革命的初期,他以一介书生而执笔鼓吹排满,南洋的同盟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