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书籍科普读物《中国小百科全书 4 人类社会-道德》编辑委员会编
未来日记

文档

401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小百科全书 4 人类社会-道德》编辑委员会编

阅读 853 下载 0 大小 683.94K 总页数 95 页 2022-09-2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95
全屏查看
《中国小百科全书 4 人类社会-道德》编辑委员会编
还有 9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9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1134人类社会道德道德总论【道德】以社会意识的形式,以善恶价值判断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道德在古汉语中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殷周时期道和德就被广泛使用,战国时《荀子》一书开始道德连用。古汉语中的道德概念兼有道德规范义和个人品性修养义。西方的道德一词,最早兼含二义,即指风俗习惯和个人性格、品性。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概念,客观上讲,指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对该社会关系下的社会成员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生活准则等。贯穿于婚姻家庭、职业、公共场合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主观方面讲,指社会行为主体内化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品质、道德风格和道德习惯。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依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受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制约,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成员依据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形成自己的道道德1135德,但由于不同阶级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其道德也会有一定的共同性。道德还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具有与其他社会意识相似的相对独立性。以实践精神的方式认识和把握世界,以诉诸人的良心和行为道德价值评价作用于社会,调节和完善社会关系,同时也使个体完善。【道德本质】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规律性、必然性的总和。道德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反映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及特定阶级的利益、善恶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是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和一种非制度化、非强制性、内化了的规范。不是被颁布、规定,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要求、秩序、信念和理想,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品格、习惯、意向中;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力量,运用善恶价值评价,调解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广泛干预人们的社会生活。从特定的价值出发,将善和恶、有价值和无价值加于评价对象,左右人们的态度和价值取舍,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形成道德的环境: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现象】道德行为、道德关系及道德作用在社会中的表现形态。主要分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3个方面。道德活动现象是人们生活中受善恶观念指导、影响,并且用善恶观念评价的行为,包括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评价等:道德意识现象是在道德实践上形成并且影响道德实践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观点、思想和理论体系,包括道德观点、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1136人类社会志等:道德规范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评价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和原则,包括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应当”与“不应当”的客观要求和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以诚律、格言等形式自觉概括、表达的善恶标准。道德活动是形成一定道德意识的基础,并且使已经形成的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深化。道德意识对道德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有向道德活动转化的趋势。道德规范与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密切相关,并且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一经形成往往作为一定的价值目标、道德准则来指导和制约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成为全部道德现象的核心。【道德关系】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和道德准则形成,并且通过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集体的关系。是反映人们价值观念的思想关系,其形成和发展以及维系都受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支配,并且以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人们是否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为转移。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依靠社会舆论、宣传教育和个人自觉来维系和调整道德关系是自原始社会以来就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不仅存在于整个社会、各个时代,并且广泛地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地表现在人们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等各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例如,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都存在一定的道德关系,其中既有利益的联系,又有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的义务的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