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管理管理学《数字逻辑基础第三版》陈光梦编
白诺

文档

207

关注

0

好评

0
PDF

《数字逻辑基础第三版》陈光梦编

阅读 692 下载 0 大小 18.75M 总页数 348 页 2022-10-3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48
全屏查看
《数字逻辑基础第三版》陈光梦编
还有 34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4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内容提要本书是电子学基础课程中关于数字逻辑部分的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各种逻辑功能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和设计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字逻辑的基本分析与设计能力,具体电路的分析为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服务。 本书除了最基本的逻辑代数理论外,还详细讨论了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原理、分析和设计过程。在组合逻辑中除了常用逻辑模块外,还介绍了各种运算电路。在时序逻辑中不仅对同步时序电路展开了讨论,还详细讨论了异步时序电路。最后,本书还介绍了数字系统的EDA设计过程,力图使读者能够对整个数字逻辑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 言 “数字逻辑基础”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本书在复旦大学开始实行全面学分制改革以后,根据电子学基础课程中关于数字逻辑部分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标志就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关于数字电路的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在数字电路领域EDA工具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电路内部结构设计还是电路系统设计,以前的手工设计都被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自动设计所取代.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本书在编写的时候,确定其整体思想以数字逻辑分析和设计为主,对于电路的内容只是简单涉及,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字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即可.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各种逻辑功能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和设计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字逻辑的基本分析与设计能力,具体电路的分析为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服务.在课程设计上,安排了与本课程配套的 EDA 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将本课程的内容与EDA实验课程结合,直接体会现代数字逻辑设计的无穷魅力. 基于上述设想,本书不仅包含了最基本的逻辑代数理论,更主要的是详细讨论了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原理、分析和设计过程,并介绍了数字系统的设计过程,力图使读者能够对数字逻辑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全书共分6章∶ 第1章逻辑代数基础,介绍了逻辑代数及其基本定理、逻辑函数以及逻辑函数的化简、相互转换等内容. 第2章组合逻辑电路,介绍了组合逻辑的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模块、集成数字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以及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考虑到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的需要,在组合逻辑模块中还介绍了各种基本运算模块. 第3章触发器及其基本应用电路,介绍了触发器的基本结构以及运用触发器构成的基本应用电路. 第4章同步时序电路,阐述了时序电路的逻辑模型及其转换,详细讨论了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介绍了典型的同步时序电路模块等内容.为了配合第6章数字系统设计的需要,还对算法状态机等设计方法进行说明. 第5章异步时序电路,对于两种类型的异步时序电路————基本型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和脉冲型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别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讨论. 第6章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初步,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大致结构,并初步介绍了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以及对VHDL的入门知识作出简单介绍. 课程的总体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能以逻辑代数为工具,熟练掌握对各类组合电路、同步时序电路、异步时序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进行逻辑分析和设计,并在基本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础上,了解数字系统的设计过程. 在课时安排上,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第1到第5章展开,总课时大致在64课时到72课时.第6章的内容安排在实验课内介绍.习题安排也是如此.其中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可以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课余实习题目,有利于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开拓他们的思路. 本书从2001年开始编写,2002年作为讲义开始试用,目前的版本是在两届学生试用的基础上定稿的.在教材的编写和试用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和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的同事任至镐老师、易婷老师详细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易婷老师还参与了两届学生的教材试用过程.另外,王勇老师、张敬海老师也参与了教材的试用并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囿于编者的水平与经验,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