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管理金融投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系统规划》孙烽
wmzblue

文档

449

关注

0

好评

0
PDF

《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系统规划》孙烽

阅读 788 下载 0 大小 12.74M 总页数 217 页 2022-11-01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17
全屏查看
《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系统规划》孙烽
还有 2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一、本书的基本思路、预期目标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基本思路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所处的运行环境是正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的新兴的中国金融市场。然而,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为的不成熟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不成熟的状态还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它无疑会增加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金融控股经营中的风险①因素和风险来源,甚至影响风险的形成过程。 但是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在各类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它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集成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本书所设计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运作贯穿于集团和金融子公司经营管理的整个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中,它通过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预警机制、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风险的转移与补偿机制)的建立,使得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决策、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能够在风险环境中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均衡与协同。 进一步,为了使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在运营中能够获得持续、有效的风险“免疫力”,将风险集成管理的控制环境、风险信息技术平台、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等作为“集成”要素,纳入到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之中是必需的。 (二)预期目标 本书以“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金融风险集成管理系统规划”为选题,其目标为借鉴国际准则和海外著名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在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既定的金融控股发展战略下,探索设计一个有效的风险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和适时调整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化解集团和金融子公司层面面临的各类主要风险,提升竞争能力。而且这样的风险管理系统被要求∶ (1)要有助于增强对市场运行环境的能动反应(从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到风险控制与防范,再到风险转移与补偿); (2)要有助于实现在风险一收益均衡下的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的价值最大化(将经风险调整的净收益(RAROC)和净资产增长率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化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 (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风险的量化度量(识别和评估)已经得到公认,学 ① 对风险的概念界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生损失的最大可能性(概率)”,第二个阶段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递进而成的、即“给定这种可能性的条件下,最大的损失是多少”。从国际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对市场风险(包括一部分信用风险)的界定已经跨越了第一个阶段,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对其他风险的界定,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而言,也可以类似地进行界定。 术界和金融界也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以试图能够比较准确地度量风险,如JP摩根建立的以VaR为基础的分别度量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Riskmet-rics模型和Creditmetric模型,KMV公司建立的以期权为基础的KMV模型等。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也大力提倡国际性商业银行建立高级的内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来更好地度量风险。但是由于风险本身存在着诸如分布不对称以及数据匮乏等理论和实际问题,各界对具体的风险量化方法也尚未达到共识,可以说这一研究领域目前正处于百家争鸣以及进一步发展之中。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理论和模型的发展,金融机构过去那种对不同风险所采取的分立的度量和管理方式将逐渐会被统一的一体化风险度量和管理方式————综合风险管理(GRM)所替代。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受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限制,国内学术界在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已出版的相关著作大多将重点放在了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方面,对风险管理的其他重要方面如风险度量、风险监控、风险资本的配置、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等内容的研究相对不足,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应用动态,如VaR方法、KMV方法和Creditmetric模型等也有待补充。 但是,即便是国外较为前沿的相关著作,其专题性和技术性很强,多集中于风险管理的理论阐述,它们一来缺乏风险管理的操作指南,二来这些前沿的风险管理理论在中国特定的金融环境中难以应用。这就使得中国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无所适从,而且这些专著更没有给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文化与制度、风险管理流程到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再到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的集成管理系统框架,很难满足亟待再造风险管理系统的中国金融机构的需要。我们的研究力求在这方面作出尝试。 二、本书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受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竞争加剧与管制放松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基础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市场主体的金融创新浪潮不断兴起、市场规模迅猛扩大且效率明显提高,但同时伴随着金融市场波动性和系统风险的加剧。而金融机构作为市场各类风险的聚合处和汇集点,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资本市场将加速实现国际一体化,仍处于成长阶段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期望通过构建一个集信托、证券、基金、银行等金融业务为一身的金融控股公司,展开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多维度的经营创新活动,但这样的经营创新活动能否最终提升自己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还有赖于能否建立适合于自己的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为此,我们以“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金融风险集成管理∶系统规划”为选题,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入手,通过- 理论解析、实证模拟和系统控制等科学的方法,力求设计出可操作性强、战略战术相契合、建设步骤分明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使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逐步拥有把握风险集成管理全过程的能力。 倘若这样的系统设计获得成功,不仅在理论上因为突破西方前沿风险管理理论严格的应用范围(从成熟市场到非成熟市场、从一般企业到国有控股金融集团)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更在于它将对中国其他金融机构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可以肯定,本课题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三、本书研究的基本方案(一)本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 (1)在风险管理模式和能力方面的国际行业标准及对比之下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的差距; (2)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与其金融控股发展战略、产权制度(性质与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3)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文化、组织、流程、信息技术平台及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机制等的再造设计; (4)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现状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等。2.难点 (1)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目前的实用性评价是否合理 (2)多种风险管理方法的比较、权衡与选择是否准确? (3)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现状评估与预警时所需的各种信息(包括以往的案例、积累的数据、内外专家的评分等)来源是否充足? (4)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文化、制度、流程、组织和信息平台进行再造设计时,与集团及子公司领导的沟通是否充分、及时?是否能够得到管理高层足够的支持 (二)本书研究的特点 本书综合运用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把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研究。本书与目前有关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研究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建立了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 (2)将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作为开放的信息循环系统进行了整体研究,阐明了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各层级结构、业务模块、信息流程与信息技术平台、技术方法等各构成部分的功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将控制环境纳入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之中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制度基础(国有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文化环境对风险集成管理的影响; (4)突出信息的作用,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风险信息流程、风险信息技术平台、风险信息组织与加工的技术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5)对国内外风险集成管理的多种方法,按照适用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原则构建标准进行筛选和整合,继而构造出风险集成管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及其应用流程(风险识别、评估与预警); (6)对比海外著名金融机构及国际准则中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水平,寻找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相应差距,以全面、快速提升风险集成管理能力为目的,以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及其动向为支持,提出风险集成管理的系统规划。 (三)本书研究的方法、基点、范式与进度安排1.方法 (1)本书贯穿着系统方法与结构方法相结合的方法①来研究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集成管理系统。本书以系统方法阐述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的一般模式。同时,运用结构方法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本质,提出详尽的系统规划和具体的建设步骤。 (2)本书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来分析海外著名金融机构和国际准则风险管理的“事实”,又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说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系统“应该怎样”。通过对海外著名金融机构和国际准则的分析归纳,得出“一般模式”,然后对比找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差距,进而探索建立和完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提升风险集成管理能力的路径。 (3)本书采取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关于海外著名金融机构和国际准则的“一般模式”主要从静态角度分析得出的,而关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的控制环境变迁和系统规划及建设步骤则是从动态角度进行论证和设计的。 (4)本书强调数量模型方法的应用。体现在∶一方面,对于国有金融控股 ① 所谓系统方法、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求得最佳功能的科学方法。所谓结构方法,是不满足于对事物存在的状态的探求而要深入事物的内在结构,用整体关系的思维方式来探求事物内在的质和功能。系统方法和结构方法紧密相连,系统方法侧重于系统的整体分析,结构方法侧重于系统的结构分析。详见卢鸿著《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61~75页。 集团的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可量化的风险,笔者拟运用VaR方法,其中涉及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数量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目前还难以量化的风险,笔者拟使用AHP模型,并结合模糊评价法、专家打分法、加权指数法等。但本书在强调数量方法的同时,将注意其与定性分析(案例分析、图示说明等)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期达到清晰勾勒逻辑主旨以及丰富研究内容的目的。 2.基点与边界 (1)本书中的系统规划,以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集团决策层(集团董事会和集团总经理室)为基点展开阐述————集团决策层如何对下层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并将风险管理“嵌入”到集团系统运营(决策、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全过程之中。 (2)本书中的横向边界为集团与金融子公司,纵向边界为集团董事会和子公司业务总部。横向边界与纵向边界的合成即为本课题研究对象的范畴。 3. 范式① 本书的研究范式简述如下∶ (1)着重于“将适用的管理理论转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管理实践之管理技术”,而非“管理理论或管理实践本身”; (2)着重于“系统的框架设计”,而非“模型的构造与推导”; (3)着重于“立体结构式的集成管理”,而非“平面式的技术方法的管理” (4)着重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控制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信息循环、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集成)”,而非“各构成部分的独立与分割”;(5)着重于“管理手册+操作指南式的写作风格”,而非“学术论文式的写作风格” (6)着重于“典型精要的列示”,而非“全面详尽的论述”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