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功励志演讲口才《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以 达·芬奇密码 中英文本比较研究为例》邵璐著
yewei

文档

313

关注

0

好评

0
PDF

《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以 达·芬奇密码 中英文本比较研究为例》邵璐著

阅读 966 下载 0 大小 14.91M 总页数 301 页 2022-11-10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01
全屏查看
《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以 达·芬奇密码 中英文本比较研究为例》邵璐著
还有 30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0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序谭载喜语言的模糊现象普遍存在,包括文学作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语言模糊性的存在给译者带来了挑战。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随着对语言模糊现象研究的深化及其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者对语言的模糊特性以及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也不断产生浓厚兴趣。邵路博士撰写的著作《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一以〈达·芬奇密码〉中英文本比较研究为例》(简称《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即是反映这种浓厚兴趣和研究动向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本书把模糊语言概念和模糊研究的理论、方法引入翻译研究,以《达·芬奇密码》中英文本比较研究为个案,分析两个译本如何把源文本中的模糊语言翻译为目标文本,并运用信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熵”(entropy)对目标文本与源文本对应模糊度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翻译模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路径和模式。同时,作者在比较、分析《达·芬奇密码》中英文本具体案例的基础上,从模糊逻辑学和模糊语言学的视角,对包括原则和方法在内的翻译理论层面的“模糊特性”也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深人浅出2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的讨论。可以说,本书视角新颖,立论独到,表述逻辑清晰,是一部可读性强、颇具学术参考价值的作品。下面,笔者从本书所谈“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这个主题出发,就相关思想作一点“借题发挥”,并结品中触及到的几个焦点话题谈点个人认识和评价,权当应作者之邀而为本书所抒发的“序”言。一、模糊与文学当代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Meyer Abrams).在《镜与灯》①一书中指出,文学是一个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合体。传统的文学理论以作家或作品为中心,忽视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联系,忽视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也忽视读者接受和社会接受效果问题。作为对这一传统的修正,接受美学出现了。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涌现的、以德国文学理论家伊瑟尔(Wolfgang Iser)和姚斯(Hans-Robert Jauss))为代表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是一种读者反应理论(Reader-Response Theory).,其精髓是以读者为中心,对作者、作品、读者进行“三位一体”的研究,将读者推向文学研究的前台,从而由作者中心论到作品中心论,再到读者中心论,实现作品解读理论重心的转移,确立D Abrams,Meyer Howard.1953.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New York:Nort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