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功励志励志书籍《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张康之
MAXEND

文档

223

关注

0

好评

0
PDF

《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张康之

阅读 942 下载 0 大小 12.38M 总页数 351 页 2022-11-13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51
全屏查看
《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张康之
还有 35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5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现,行政体系的存在也是无需怀疑的。至于公共行政体系,则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历史上,行政管理体系是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变革中形成和发展的。最早的行政体系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因为,国家的出现,就提出了设立稳定的经常性的机构来管理国家和处理社会事务的要求,有了这种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从事行政管理的机构。当然,在行政体系产生的早期阶段,它与国家是一体的,行政管理也就是国家的全部对内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判定有着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实际上,行政管理体系独立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的历史阶段,才出现了行政管理体系的独立化。如果说欧洲国家在14世纪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的话,那么,经历了大约300多年,即到了18世纪,行政体系的独立化才表现出一些明显的迹象。正是在现实的社会治理活动中出现了行政体系独立化的历史趋势,工业社会的启蒙思想家们才敏锐地把这种历史趋势置入制度设计的方案之中,形成行政体系与立法体系、司法体系分立的社会治理结构体系。这个时候,独立的行政体系尚未最终形成,所谓“行政”与“立法”和“司法”的分立,还主要是出于一种政治学的视角,是属于政治学的分权设计,尽管这种做法为行政体系的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近代社会的早期,国家从农业社会沿袭而来的统治功能还存在,行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国家的统治型社会治理,虽然分权可以导向权力结构及其运行的科学化,但就分权的目的来看,还是出于优化统治型社会治理的需要。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的此消彼长,社会治理科学化的追求逐渐占据了上风,行政体系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独立化运动也呈现加速的趋势。大约到了19世纪后期,行政体系的独立性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到了这个时候,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也就步入了公共行政的演进历程。所以,公共行政能够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加以认识,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换言之,正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行政体系独立化的运动,人们才提出了对公共行政体系加以科学认识的要求。公共行政体系是公共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公共行政体系是公共部门的核心组成部分。在20世纪后期,工业化的进程走到了自己的须点,公共部门出现了新的变动,一种被称作第三部门(或者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中介组织)的新部门出现了。实际上,第三部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严格说来,它依然是公共部门的一个构成部分。所以,我们说第三部门的出现是公共部门的新的变动。即使是在这种条件下,在政府框架下的公共行政体系依然是公共部门的核心。当然,一旦人类进入后工亚社会,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第一章公共行政体系的结构和价渣3治理模式走向成熟的时候,整个社会生活会在中心与边缘的位移中就会出现领域和部门的重组。在这种领域与部门重组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革会对公共行政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挑战。但是,这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即使公共行政在公共部门中的核心地位已经不再存在,或者说像-一些学者预言的那样,在社会治理活动中出现了多中心的局面,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运营经验也会得到继承甚至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对公共行政的体系加以研究的理由。二,认识公共行政体系的结构公共行政体系是世界上众多体系中的一种,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由体系构成的体系。宇宙是一个体系,地球是一个体系,人类社会是一个体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具体领域、具体部门和具体单元也都是以体系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在学术作品中,客观世界中的体系往往被称作系统,对于系统的“摹本”,往往称为体系。实际上,在系统与体系之间作出这样的语词区分是没有必要的,体系和系统的区别应当从属于行文的方便。不管人造的还是天成的,只要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我们都把它视为体系,如果说在人造的与天成的体系之间有什么差别的话,无非是人造的体系总不像自然体系那样为人所强制性的接受。人造的一切,总存在着不足,总可以作为批评的对象。哲学可以看作以观念形式存在着的最为典型的人造体系,或者说,哲学总是以体系的形式存在。因为,哲学总是把世界作为个体系来加以思考和把握。任何一种哲学,一且它的思考走向深入,一旦试图去把握世界的总体,就必然会以体系的形式存在。但是,作为体系的体系的世界,是如此庞大和复杂,哲学试图基写它的努力总要失败。一切哲学都倾向于建构体系,而一切哲学体系都是不成功的基写。这也就是为什么哲学从来都不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而是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种理论的连绵不断的历史。每一种哲学理论,都代表着关于世界的一种墓本,或者说,代表着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每一个基本或每一种解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必然会被其他基本、其他解释所取代。在20世纪,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应用哲学的研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些以应用哲学面目出现的哲学思考,都是试图把握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系的努力,这是有益的尝试。因为,如果不是从世界的总体上去建构哲学理论,而是就某一个具体的体系进行探索,就会更加贴近真理。近代认识论哲学一直把“求真”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一切被宣布为真理的东西总又会受到其他理论的诘难。结果,最为关注真理的哲学却时时处处地受到真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