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功励志励志书籍《哲学的奥秘》高清海著
Misaka

文档

188

关注

0

好评

0
PDF

《哲学的奥秘》高清海著

阅读 758 下载 0 大小 8.46M 总页数 410 页 2022-11-13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410
全屏查看
《哲学的奥秘》高清海著
还有 41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1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以自马克思哲学之后的现代哲学中,不论和于现代何种派别的理论,人在哲学中如果不是处于核心的位置,也都居于重要的地位,人们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自已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可以说是现代哲学走向自觉理论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象征。我国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人的问题便越来越成为哲学理论关注的重要的甚至中心的课题,这有实际的和理论的两个方面的缘由。从实际方面说,十年动乱期间,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无情的批判和残酷的斗争,表现出人不仅不把人当人来对待,连对人的起码的人道观念都丧失殆尽,更不要说什么尊重人格的权利和尊严了。盟梦醒悟过来之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下放自主权利,要发挥每“个企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就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哲学领域兴起了探讨人的问题、研究主体性的问题、讨论价值观的问题的热潮。从理论方面的原因说,我们从苏联(前)引进的“教科书哲学”中,它在处理人和物的关系问题上不是突出人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而是处处表现出重物轻人、扬物抑人的倾向,仿佛我们面对的只是客观规律的天下,一切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乎没有给人留出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多大空间:而在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上,它交出强调的是人和人的阶级对立的关系,人被变成仅仅是物质进化的产物、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的承担者、历史规律的实现条件等等的一个代码。从这种理论中人们很难见到本来的人和人的本来面貌,人们脑海里形成的只有社会成员的观哲学的爽移念、阶级分子的观念和活的生产工具的观念,并不了解“人”究竞是个什么、究竞有什么存在的独立价值和意义。这种理论与改革开放的现实发展要求明显是极不协调的。所以自80年代以来,围绕人的问题展开了多次论争,应该说这是带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的。人是否应当看做哲学理论的出发点?教科书哲学有没有“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哲学应不应当去研究人的问题?人是否具有主体的性质、应当怎样去理解人的主体性?这些是80年代初期和中期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不少学者对这种讨论本身的意义始终持有怀疑、否定的态度,但随着改革形势的深化发展、时代的迅速前进,历史很快便为这些讨论作了结论。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问题已不在话下,人们关注的已是更深入一步的问题,即如何开展“人学”的研究,如何看待人学研究与哲学理论的关系问题等等。当然,即使如此,理论认识的分歧仍然是很尖锐的,而且是体现在多方面的①,在关于怎样理解人和怎样理解人学的问题上,应当如何看待人学与哲学的关系种种问题上,人们的见解很不相同。不过这类的分歧,从总体上应该说已属学术见解的正常分歧,它对椎动学术的繁荣和发廄是大有好处的。①1995年到1996年,从某刊物所发表的一些文章看,他们还是把“人”的间题的探讨当做异端邪说来看待的,这从他们所发文章的标题就能了解到,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吗?”之类。这篇文章的规点是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3期)。像这样把“人”和“物”公然对立起来,公然宜告皙学不以“人”为本而要以“物”为本的观点,不只在90年代就是在80年代也很少见,把“物本”和“人本”这样对立起来,这一提法本身就是很荒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唯物论的“物”是与唯心论的“精神”相对待的,并非与“人”相对得,这里的物和精神都周于人身上的存在,分歧正是发生在对“人一世界”的本质的不同理解上。怎么能把物和人对立起来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