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李劼思想文化文集4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李劼
俯瞰风景

文档

193

关注

0

好评

0
PDF

《李劼思想文化文集4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李劼

阅读 899 下载 5 大小 14.21M 总页数 336 页 2022-11-13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336
全屏查看
《李劼思想文化文集4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李劼
还有 33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3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只消稍微留意一下中国文学理论界,人们就可以发现一 个令人瞩目的学术现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正在努力地以与 往昔全然不同的新面目向文学史的研究领域走来。它引起了 青年学者的强烈兴趣,也吸引了中年学者的郑重关注。他们 纷纷撰文,对这一段文学史加以尽可能新颖独到的阐释和论 述。或者称之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或者称之为“中国新文 学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论述已初步形成三家之说。一是在 《读书》杂志上连载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为黄子平、 陈平原、钱理群三人所谈;一是陈思和的专著,《中国新文学整 体观》;再就是87年4期《黄河》季刊所发表的李泽厚的长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我在此不想就他们各自的论说本 身加以论说,即便对粗疏匆忙的一瞥之类的种种破绽我也只 是一笑了之;我想在此提供的不过是也只能是又一种论说。 因为对论说对象的论说比对论说本身的评判要重要得多得 多,而且在一个相同的论说对象面前由于思维方式语言系统 心理层面的相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错位和论述上的聚焦 错位,致使任何一种认真严肃的学术切磋或理论商榷都多多 少少地具有一种无焦点碰撞的喜剧效果。如果不想使自己的 论说成为相扑性的学术竞技,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在自己 的文章中努力完成自己的论说,在此基础上顺便指出我不同 意他人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李泽厚先生在面对文学史时所表 现出来的种种贫困和为了掩饰贫困而故作高深的装模作样。 同其他所有的历史学一样,文学史本身具有一种无限阐 释的可能性,正如不可能有纯粹的历史学一样,纯粹的历史也 是无法想象的。历史本身由于它在时间上的不可重复性而在 空间上无法作绝对完整绝对客观的再现。因此,历史在其时 间维度上是一个不断流逝的过程,而在其空间维度上则是一 个不断阐释的过程。历史的这种阐释性表明,它不是与阐释 者完全隔绝的物自体,而是一个站在阐释主体面前的阐述对 象。历史在其时间程度上的那种不可逆溯的自律性,在其空 间维度上必然要转换成阐释主体的自主性。这种阐释主体的 自主性使得我们现在面对的这段文学史不可能以一种面目被 最终确定下来,同时也使得人们在对它作出阐释之前不得不 正视阐释主体的现实基点,即阐释主体的那种主观性、当代性 和那种在个体把握历史整体时难以避免的个性化和片面性。 正如别人一再强调自己的阐释具有多少历史真实显得如何客 观逼真一样,我在此毫不讳言我的阐释所提供的仅仅是我的 阐述而已。 因为我所论及的是我的阐述,所以在整个论述中毋庸置 疑地贯穿着论述上的现时感。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于历史之外 谈论历史,任何一种历史论著都是论著者对历史的一种参与。 这里的实质只是在于,参与者把时间变换成了空间,把历史还 原为现时态的生存感。如果可以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自足体的 话,那么它的自足性则不仅仅在于它的自我生成性上而且还 在于使它得以呈现的阐释者的参与性上。也即是说,历史一 方面是生成性的创造,一方面又是对创造本身的本体性的描 述。这种描述不是把历史重新还原一次的过程,而是描述者 用自己的语言系统将历史加以重新编码的过程。由于历史不 可逆转的时间性,任何描述都不是一次全息照相;但又由于历 史可以被语言作历时性的编码,任何描述又都具有其时态的 性质。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历史在其实质上都是当代史。历 史的不同面目不过是由于观察角度、编码方式、描述语言等等 阐释上的共时性差异罢了。这是我想说明的第一个阐释前 提。 我想说明的第二个前提是,对于一部众说纷纭的文学史, 我在一个一、二万字的篇幅里不可能作出面面俱到的论述。 我仅仅满足于对它作出轮廓性的勾勒和史论性的阐释。当 然,我所论及的是我认为的比较关键的文学史现象和比较有 争议的人物及其思潮。 这是我在开始论述之前所作的两点说明,人们看了我下 述论说之后也许会发现,这两点说明并非多余。 一、王国维的意义 1927年6月2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学者, 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自沉。年仅五十。按照当 今的年龄段划分,正值年富力强时期。王国维的自在当时 社会上仅仅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随即便在血雨腥风的阶 级大搏斗中悄然平息,此后便很少被人提及,至多只在人们谈 及封建政治殉葬者时被当作例证援引。即便在40年之后,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