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传记中国史《中国哲学青年学术文库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李振纲著
是非恩怨

文档

547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哲学青年学术文库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李振纲著

阅读 521 下载 0 大小 16.75M 总页数 263 页 2022-11-14 分享
价格:¥ 10.00
下载文档
/ 263
全屏查看
《中国哲学青年学术文库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李振纲著
还有 26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6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www.pdfdz.com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
2、古籍基本都为PDF扫描版,所以文档不支持编辑功能,即不支持文档内文字的复制粘贴。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5、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回应和就其回应所运用的范畴。这就要求诠释者对其哲学的精神和其回应所致思的理路有准确而整体的体认,有广大而精微的领悟。李振纲教授以其扎实的中西哲学的功底,游刃于复杂而晦涩的蕺山内在义理逻辑之间,揭出蕺山哲学的心路历程、精神特质和逻辑结构的完整体系,而收独辟蹊径之妙。蕺山之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家一样,不太注重其哲学思维外在形式上的系统性、逻辑性,而与西方哲学家异趣;并乐于用格言、警句、答问和诗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宇宙真际的了悟和人生境界的觉解。在这里,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形成意义、决定思维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语言文字创造了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一定时代的语言文字形式不仅表现一定的内涵和意义,而且决定由其建构的文本的内容。这就是说今人所能读到的文本,都是由一定语言文字决定的,而这个语言文字形式又与一定的思维空间、符号空间相联系。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仅读懂文本的字面意义,而且要追求对文本背后意义的理解和解读文本字里行间所隐蔽的意义。特别是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在不正常的、即非常的境遇下所写的文本,往往不能直言,否则便有遭致身之祸的“文字狱”,而采取隐晦浑沌的表达方式,也给今人的解读制造了困难。凡此种种,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有真情的体悟。李振纲教授以自己的真情投身于蕺山之学,体贴出其学以“证人”(立人极)为宗旨,从心性论上证明人心之本善,在人心中凸显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本质(性体),从工夫论上强调实修实证,以证成圣贤人格。蕺山援理气以入心性、心理冥合为一,性天上下一贯,而于心性论特重显豁性体的客观超越义,在工夫论上亦强调心体的收摄保任、静定凝敛,其学术性格超越朱子和阳明,振纲的这个体贴甚合蕺山之学的基本精神。和合的历史观是把历史的客体与历史的主体看成是既冲突,2又融合,融突而和合的形态。历史是历史客体演化而生生的过程,历史又是历史主体参与实践而凝聚的生命活动指向。历史主体受历史客体时空的制约,历史客体的实践又受历史主体价值观念的指导,因为历史客体的实践活动是历史主体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没有脱离或无历史主体观念指导下的活动,否则就是历史僵尸的活动,没有灵魂的活动。历史作为有生命的活动,这个生命是历史主体人赋予的,而不是天命赋予的。历史的“转生”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转生”,是历史客体与历史主体冲突融合而和合的“转生”。在现代意义上的转生,是指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体人的冲突融合而和合的“转生”。譬如蕺山证人之学的内在义理架构展开为理气生生以立极,以心著性以显极,即体即用以证极,化念归心以复极。李振纲教授说,此四句,刘宗周并没有这样定名,是他反复推体先贤之心,参证理学通义,内省自家心境而得出的概括。这种概括是今人敞开胸怀,与先贤自由、平等对话和交融而获得身心的体验,是与蕺山证人之学内在理路相契合的,亦是对蕺山证人之学的现代诠释。这种现代诠释,既是对蕺山文本的字面意义和隐蔽意义的理解和体认,亦是对文本这两方面意义所呈现的基本精神的“转生”的体会。文化精神的“转生”是多元文化(古今、中西等)的“融突和合”,从而转生为一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也许是可以从蕺山之学这种精神文化的“转生”中获得的。本书是振纲教授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增订而成的。他圆融古今,会通中西,体识精到,新见迭出。本书从朱学式微、王学异变的晚明之季,蕺山身居庙堂,则建言王道,退守乡野,则修明圣学,以挽救世道人心为担当的论学背景契入,而展开其心路历程、精神特质、逻辑结构的诠释:从心体与性体的圆融互证,融气质于义理,以道心定人心,心意知物的连体贯通,而展现蕺山以心著性,使主3
返回顶部